淺談煤礦污水處理設備的工藝流程
發布時間:2016-03-07 點擊次數:1920次
在中國,煤炭資源十分豐富,近年來年產量一直位居*,一般情況下,當我們每挖1噸煤,其礦坑排水量約0.88m3,但是在實際情況下,國內很多煤礦每挖1噸煤可排放2-3m3的水,以山西省為例,去年山西煤炭產量約5.5億噸,這意味著將近有13億噸水資源受到破壞,水量排放之大,水資源浪費之多觸目驚心。
使用煤礦污水處理設備可以較好地實現對于煤炭污水的處理,其具體的工作原理如下:
將礦井廢水打入多功能水處理設施內,當水和水處理劑接觸混合后,利用有機無機復合協同作用,使膠?;ハ嗾掣?,絮凝體由小變大而沉降,從而在一瞬間完成混凝全過程。礦井廢水打到多功能水處理設施的同時,將已配制好的水處理劑適量加入多功能水處理設施內,經自行推流、混合后,靜置20-30分鐘即可達到環保排放標準而排放或回用。
今年來,隨著煤礦水污染問題的逐步嚴重,很多人開始購置煤礦污水處理設備,市場上相關產品也非常之多,與其他同類產品相比,本公司的產品優勢在于:
1、多功能水處理設施,設計了推流,攪拌,混凝、沉淀集多功能于一體的處理回用設施,一個處理池,取代了傳統工藝的多個處理池和多臺提升泵、反沖洗泵和凈化設備。
2、多功能水處理設施新技術,經新技術處理后,使黑水變成白水,經有資質環保監測部門檢測,煤礦礦井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均達到和小于《污水綜合排放標準(GB8978-1996)表4中的一級標準》。
3、采用多功能水處理回用設施和水處理劑新技術,操作管理方便,日處理回用500-1000m3礦井廢水,配備1-2名操作管理人員即可,處理回用1噸礦井廢水運行成本費約為0.25-0.30元左右。
4、煤礦礦井廢水處理回用工程,采用多功能水處理設施和水處理劑新技術,在一般水質情況下,日處理回用礦井廢水500-1000m3,工程投資僅為15-20萬元左右(特殊水質另行設計)。主體工程占地面積約50m2左右。采用傳統工藝處理回用同等數量的廢水,工程投資約50-100萬元左右,主體工程占地面積約500-1000m2左右。采用新技術,可以根據用戶需要擴大處理規模。進行深度處理,使礦井濁水變甘泉,達到生活飲用水標準。
更多關于煤礦污水處理設備的信息,歡迎大家繼續關注本公司進行了解。